学院资讯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> 学院资讯

昆传学子热议全国“两会”精神
时间:2025-03-13 14:50:05

昆传学子热议全国“两会”精神



3月4日-5日,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、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隆重召开。昆明传媒学院团委高度重视,第一时间统筹部署,组织全校学生通过电视、网络直播、报刊杂志以及新媒体平台推送等多元渠道,密切关注“两会”动态,认真收看“两会”相关报道,在校园范围内迅速掀起深入学习“两会”精神的热潮。



在学习过程中,学生们全神贯注,深刻领会会议精神。大家纷纷表态,要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“两会”精神。进一步强化自身使命担当,把个人成长进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,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,矢志不渝地朝着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奋进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秉持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,落实更为扎实有力的行动举措,积极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持续拼搏、不懈奋斗。



戏剧学院 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张静怡(校学生会 社团部部长)


作为一名关注“两会”的大学生,全国人大代表农加贵老师扎根边疆教育37年的坚守让我深受震撼。他创办的“马背学校”让悬崖村的孩子走出大山,用竹篱笆围起的者堡小学孕育了无数希望,这正是“两会”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”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

作为传媒专业的学子,农加贵老师37年坚守乡村讲台的故事,让我们深切意识到:在信息时代,教育振兴不仅需要三尺讲台的耕耘,更需要让奉献者的声音传得更远。我们愿用镜头、声音和数字技术,将这位“深山燃灯者”的故事谱写成时代的强音。

 

戏剧学院 23级戏剧影视及表演专业 黎佳文(校学生会 宣传部部长)



学习“两会”精神,我深刻认识到这是国家发展的风向标,其中诸多政策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。作为一名来自广东梅州的学子,家乡的点滴发展变化都让我格外关注。“两会”聚焦乡村振兴、科技创新等议题,与梅州发展息息相关。于我个人而言,“两会”精神激励我在学习中更加奋进。在专业学习上,努力提升知识水平,为未来投身家乡建设做准备。在生活中,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增强自身综合素质,培养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。


影视传媒学院 23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李澳博(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、校团委社会实践部负责人)



作为一名热爱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大学生,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时,能感受到“两会”对民生关注的映照。在参与支教活动时,看到乡村孩子们在学习中的坚持与挑战,更明白“两会”精神的深远意义,“两会”精神犹如灯塔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,激励我们在各自的角色中努力奋进。


教育学院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 黄曼



 学习“两会”精神,我深感振奋。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,我看到“两会”中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视,这与我的专业紧密相关。我的家乡云南省宣威市,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学资源。“两会”强调文化创新,汉浯言文学学生可运用专业知识,挖掘家乡文化内涵,以文字为桥梁,通过新媒体等渠道传播宣威火腿文化、彝族歌舞文化等特色内容,让更多人了解宣威。同时,积极参与文化志愿服务,助力家乡文化建设,为传承和弘扬家乡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 

教育学院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 邬涵悦



 作为一名来自无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,学习今年“两会”精神让我倍感振奋。无锡这座江南古城"强富美高"的发展图景,正与政府工作报告中"高质量发展"的蓝图交相辉映。“两会”提出的"繁荣发展文化事业"让我深刻认识到,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应当成为传统与现代的摆渡人。今年暑期,我计划参与"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"志愿服务,用新媒体传播运河文化。站在太湖湾科创带的新起点,我将以“两会”精神为指引,在诗韵江南书写属于00后的文化传承答卷,让千年文脉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。

 

音乐与舞蹈学院23级音乐学专业 赵宸萱



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将“两会”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在家乡河南,我可以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,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为家乡的农业现代化、农村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同时,我也将关注家乡的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,努力成为推动家乡转型升级的生力军,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河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。

 

美术与设计学院23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解海鑫



作为一名学生我深切感受到“两会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“两会”强调创新驱动发展,我应秉持创新精神,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,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。我将以“两会”精神为指引,努力学习,为家乡发展、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,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。

 

美术与设计学院23级美术学专业 张语



作为一名美术学专业的学子,学习“两会”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艺术创作与时代使命的同频共振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”,这让我想到家乡丽江——这座融合了纳西东巴文化、雪山古镇底蕴的瑰宝之城。我常为古城墙上的象形文字、老作坊里的传统手工艺所震撼,这些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,也是当代艺术创新的灵感源泉。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”并不是空中楼阁,它需要年轻人用创新的方式激活传统。新时代呼唤兼具人文情怀与创新思维的艺术工作者,我将以“两会”精神为指引,握紧传承的笔刷,在笔墨丹青中绘就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文化担当。

 

美术与设计学院23级环境设计专业  李志强



学习“两会”精神,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,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行动指南。首先,“两会”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要勇于创新,敢于突破,将创新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,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;其次,“两会”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。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节约资源,保护环境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最后,“两会”还强调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,我们要关注社会热点,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帮助需要帮助的人,传递正能量,促进社会和谐。学习“两会”精神,就是要将国家的战略部署与个人的成长发展紧密结合,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
 

音乐与舞蹈学院23级音乐学专业 高恺彤



作为一名音乐学专业的大学生,我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。在“两会”召开之际,我认真学习了会议精神,特别是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内容,这为我未来的专业道路指明了方向。“两会”强调文化自信与传承创新,作为音乐学专业学生,我深感责任在肩。我要深入挖掘山东民间音乐宝藏,将传统元素融入创作表演。用所学讲好山东故事、中国故事,让更多人感受齐鲁音乐魅力。以“两会”精神为指引,不断提升专业素养,努力成为推动文化繁荣的新生力量,在实现个人价值中助力家乡文化发展,为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。在学习“两会”精神的过程中,我更加坚定了用音乐为家乡、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决心,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。

 

教育学院23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 刘晓蕾



学习“两会”精神后,我深受触动。“两会”中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,文化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推动文化事业繁荣,这与我的专业学习紧密相连。身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,我感触颇深。我的家乡烟台,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,像蓬莱阁的神话传说、牟氏庄园的民俗文化等。“两会”精神为家乡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向,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资源,结合现代科技与创意,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,既让家乡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,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我也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贡献自己的力量 。

首页/ 关于学院/ 招生简章/ 在线报名/ 审核结果查询/ 学员活动/ 校园风光/ 联系我们

学院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七甸街道广博路57号昆明传媒学院

联系电话:0871-63562889  监督电话:0871-68876292

微信咨询